美育十谈 | 何以传世 · 李乐骏2019-01-10 16:35:28

好的家世与传承带给一个人的,从来不是过分的财富、冷漠的心性,更不是微博上喧嚣无度的时尚生活秀。反而,真正好的家教带给一个人的,是敢于安静的力量,是甘于做一些平常却富有深远意义的事。财富在更迭,处理不好传承的关系,所谓“富”二代,“官”二代,即使有幸传过了几代,还是被历史诟病的一代代。


目光看到海峡对岸的台湾,却有一些资深年长的“二代”,活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。


譬如任祥女士。


undefined


初识这个名字,是源于一本名叫《传家》的书。这是一套以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为框架,以“气氛生活”、“岁时节庆”、“以食为天”、“匠心手艺”、“齐家心语”和“生活札记”六大单元为脉络,包罗万象地谈及传统的中国文化、艺术、饮食、服饰、生活常识、为人处世、保健养生以及现代人所面对的环境保护、有机种植等内容,简直是一部中国生活文化的百科全书。据说《传家》台湾繁体初版共印制2000册,两万台币大概4500人民币一套的不菲定价,却在一个半月内售罄。


undefined


这样一本可以“传世”的好书背后,是一个怎样的编者?是一位大学教授?是一位美学大家?是一位作家画家?答案竟然统统不是,她竟是一位标准的太太,编著书籍的核心目的之一,也正是为了教育自己的儿女。

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位当代女性。


活的像一位古人,却用惊人的人格独立性思考着传承的责任。


undefined


她在公开场合务必冠以夫姓。教导女儿也是让她“能干要收起来,别露在外面给先生淹没了”。她温婉地站在丈夫背后,笑盈盈地自称“小女子”、“三个孩子的妈妈”,专心在柴米油盐的生活智慧里。台湾的几位朋友告诉我,即使是私底下,她真的也一直坚持这样看似守旧的的东方妇道。


undefined


然而就是这位太太姚任祥,她的夫姓来自姚仁喜,是台湾知名的建筑设计师,我们在大陆一批喜好佛法的读者熟知的宗萨仁波切所著《正见》,《朝圣》等书便是这位建筑师业余翻译的妙作。姚任祥的父亲任显群是台湾地区前“财政部长”,母亲顾正秋则是京剧名伶、梅兰芳的徒弟,50年代在台北演出时场场爆满,坊间都说“蒋经国是她的追求者”。小时候林怀民就跟姚任祥说:“你最大的任务就是照顾好妈妈。”1955年任显群以“匪谍罪”入狱,1959年出狱,在金山开设农场。姚任祥在金山农场长大,也算是人生中一段必经的磨难历程。姚任祥少女时期赶上了台湾的民歌运动,16岁就出了两张唱片。和台湾著名民歌重要推手,民进党创党元老杨祖珺是同时出道的第一代民歌手。


undefined


可就是这样一个名门“二代”,生活中却不是那些绯闻金钱,名媛派对的常见设想。她信手拈来的是把折纸当成了她蟹宴里送给每位客人的赠品;家里香樟树下,她又亲手制成一盏又一盏已然失传的元宵灯;她擀山西人的面,包江浙人的小笼包,考证台式凤梨酥……她不只懂得花艺厨艺,每个到家里做客的客人总会收到她专为客人制作的私人刻印;灵感来时,她把Yamamoto的皮包穿上中国缝、编、绣、织四种不同布料不同女红的花样衣裳。


undefined


难怪陈文茜的文章里也说姚任祥是“台北圈子里公认的第一才女”。


后来,我买了几十套大陆版的《传家》送人,自己却留着一套签名版,偶尔也要拿出来翻翻。因为她的爱好,她的经历,她的生活,她的责任,足以让我深深思考,无论二代三代,我们这个民族与国家,究竟应该何以传家?何以传世?


undefined


我们或许已经习惯,暴力麻木的对待工作与事业,这样严重的词汇背后是我们急不可耐的性格以及功利当先的价值观。


甚至对于生活,我们也不再友好悠然,生活的目的,变成了一种无意义的必须,这多么的令人警惕。当然,我们也不再对教育,旅游等需要充满时间耐心的伟大修炼抱有慢下来的心态。教育的目的在于应付考试,老师不再成为为学生推开窗户的天使,而是残酷的关上灵性的大门,让天性捂死在青春的萌芽里。旅游的意义,也不再是期许自身获得升华的情操,而是看更多的景点,买更多的物品。发泄式的娱乐,带来一个个歇斯底里的中国旅游目的地。


undefined


我们,在这个庞大的“生活娱乐场”里,彼此折磨。


或许改变不了太多,然后,仍然要致力于改变。


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,造就的经济奇迹,已经惠及了一代人的物质生活。如果在当下这个时刻,我们在物质积淀的基础上,不开始生活方式的底层变革,不致力于一种更丰厚的、更具有民族精神的传承使命,那么,上一代人奋斗的意义,除了去买到更多的物质,意义究竟在哪里?


undefined

undefined


我的家乡在云南,祖母是大理人,使我拥有了三分之一的大理血统。在这里,一些“现代”影响力未及的乡村里,还保留着《传家》里那样固有的,缓慢的,充满美学的生活方式,这种独特的情调与意义,是大理吸引世人的根本原因。


从一个民族对待教育与旅游的态度,可以洞见这个民族的心性。


其实,教育与旅游这两件事情,应该是人生当中,最没有功利性的使命之一。它们同时满足我们的好奇与体验,是我们获取知识,升华思想的重要阶梯。而它们在真正滋养的,是我们灵魂深处的性格以及我们潜移默化的思考模式与生活态度。这一切的意义,受用于我们一生。


undefined


所以,中国古人从孔子开始,就发明一种称为“游学”的学习与旅游的最佳结合方式。


游学真正“奢侈”的地方在于,它是一种带有教育意义的旅游,它把课堂设立在山川大地之间,它把教室设立在历史与生活的第一现场,教育变得不再空洞,不再刻板,它似乎正在发生。而游学教育的方式也不应成为灌输,而是真正潜移默化的吸收。


传统的学校教育如果可以成为“药补”,游学教育就像是“食补”。


一个橙子和一瓶维生素,可以是一个人选择获取知识方式的选择。


undefined


我们选择组织一个十余人的教务团队,聘请最具学养的师资,只为一期服务十余位学员同修,并在大理开始我们第一次名为“传世”的游学项目。其意义正在于此。


在苍山国家地质公园,我们将在大理最美的茶园里,挂牌成立“弘益大学堂游学书院”,这样具有山川大地灵性的所在,这样人文尚存,生活依旧的地方,是我们内心深处久违的向往。


undefined

undefined


宗萨仁波切开示道:“我们正处在一个变迁的边缘,即将失去传统与仪式的传承智慧。我们似乎认为规规矩矩泡壶茶是浪费时间,却不理解珍惜这个过程才能让生命充实而从容。其实我们是可以从容地进食、从容地度假、从容地玩乐的”。


何不以一次从容的旅游,从容的学习开始,活出你自己可能的“传世”人生。


我期待在大理的游学课堂,见到久违的你。